现在的位置: 首页中心动态>正文
刘东豪:引进优质企业、增加群众收入就是最大民生
发布时间:2019-03-31

今天上午,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来到禅城区两会分组讨论的现场。顾晓辉、王岚、谢海青、何洪等基层代表委员们就共享社区建设、旧楼加装电梯、城市 ” 三旧 ” 等问题,谈了看法。刘东豪在回应时强调,禅城的城市产业双转型之路上,引入优质企业、提供优质岗位、增加群众的收入就是最大的民生。

 

刘东豪表示,在两会这个时间,非常希望听到一年中代表委员们想跟制度设计者讲什么,” 其实每次到分组讨论都很受启发,同时也不断印证制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,这是很大的收获。” 他表示,不论是旧楼加装电梯、还是 ” 三旧 ” 改造,这些都关乎老城区的建设历程,也关乎社会的冷暖。党委政府的客户就是老百姓、是企业。客户在想什么,客户要什么,不需要什么,不喜欢什么,关注客户的想法,党委政府要做的事情才会清楚明晰。

新时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,人的诉求很多样,但是有规律性,政府公共服务就是要瞄准这些规律性的点。刘东豪认为,医疗、教育、住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是民生,但当前最大的民生就是要在保证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前提下,想方设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和减少开支。

群众收入从何而来?一定是产业,一定是从就业机会里带来的,高水平高质量的企业带来的是优质的产业岗位。但事实上,优质的企业是有选择的,优质企业不会选择空气质量不好、环境不好的城市,禅城多年来走了一条城市产业双转型的道路,尽管这条路很艰难,但可以看到,现在禅城每年新增企业注册超过 10 万家,这些企业中大都不会再有环保污染问题,不再是高耗能企业,而大都是集约节约创新性的优质产业为主,这就为禅城带来了大量的优质的就业机会。优质的企业一方面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,一方面又可以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到禅城。

而高端人才最看重的是一座城市带来的机会,在这座城市里他的专长能否发挥、个人理想能否实现,再次才是配套扶持政策。

从这些角度来看,关键问题是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,基本的民生得以保障,区域才有发展的文章可做。

他还谈到,” 三旧 ” 改造是禅城最先走出来的,2007 年全国第一批三旧改造项目就是禅城做的,佛山首先趟出了一条 ” 三旧 ” 改造的路。禅城是一个先发展起来的城市,接下来无论禅城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城市发展中,” 三旧 ” 改造都是不能避开的问题。他表示,有人认为禅城的 ” 三旧 ” 改造政策太保守,事实上,” 三旧 ” 改造政策是实实在在触动利益的问题,” 三旧 ” 改造一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。

首先,一旦放开 ” 三旧 ” 改造,旧改就很容易往房地产的方向走,所有的土地一旦放开,整个城市未来五年十年会全部都是房地产,这样的城市是不行的。要知道,禅城的老百姓要世世代代在这里住的,房地产的适度发展,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做好调节的。

”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面前,要把外部机会与内部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思考,我们的工作路径和方法才能落地。祖庙街道的优势就是历史文化,中心城区的配套功能就是我们的优势,立足优势才能把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处理好。” 他表示。



Copyright © 2013 佛山市禅城区禅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      保留所有权利 地址:佛山市普祥路8号3座1802     联系电话:0757-82091657